阳刚之气 顶起半边天福神的刺绣
  时间:2023-04-11 15:01:48 作者:小宇 点击:2542

福神的刺绣,刺绣文化遗产,刺绣套装制服3月下旬,记者在苏州高新区陈红英刺绣艺术馆看到,由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齐德利博士策划的“二十四节气”苏绣项目正在飞针走线,从“春”字开始绣制“二十四节气”。这个项目的创意得自北京冬奥开幕式的“节气倒计时”,齐德利和陈红英一拍即合开展合作。齐博士是众多为苏绣工艺师出谋划策、提供帮助的男士之一。

  虽然刺绣在人们印象中是女性专长之技,其实在苏州的刺绣行业中,并不缺乏男士的身影,他们或专为刺绣设计画稿,或为绣品装裱配框,还有不少男士亲手拿起针线,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不单让“张飞绣花”笑谈成真,还有不少男士成为了苏绣中的翘楚。

  绘画、摄影作品是绣稿的重要来源,绣娘完全原创的作品并不多见。近些年来,众多男性设计师、画家、摄影家参与到绣稿设计中来,创作更适合刺绣表现的作品。齐德利从事地理信息与文化创意产品策划设计,出版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等地理科学绘本。受刺绣文化吸引,他结交了多位刺绣工艺师朋友,常在一起交流创意。这次的首幅作品是一幅“春”字,由三横、人、日组成,三横分别表现出春芽萌发、冰雪消融、春节佳肴,人字是两枝迎春花,日字则是贴春联的民俗场景。“接续冬奥会的活力、向上精神,我们将与世界人民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齐德利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的女婿李文博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与爱人姚卓珠联璧合,探寻刺绣的原创之路。李文博先后5次负责完成苏绣国礼设计任务。他领衔设计、姚建萍领衔绣制的《锦绣河山》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初心盛放》在一大纪念馆一号贵宾厅永久陈列。

  近年来,镇湖苏绣还吸引了外国艺术家的关注。美国青年艺术家柏睿安·里德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绘画与艺术史系。2017年以来,他与镇湖绣娘张黎星合作的《过去的痕迹》,与陆晓琳合作的《废墟》《飞天猪》等作品,为苏绣引入了新形态、新观念,让人赏心悦目。

  绣稿设计完成之后,怎么转化到绣布上面?照着临摹难免会出现偏差。绣娘们常用的办法是把绣稿打印出来,打印的尺寸与刺绣成品相当,再把绣布放在绣稿上面,由勾稿师在绣布上拓画。赵崇章就是一位专业勾稿师。他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来到刺绣艺术之乡镇湖工作十余年,娶了绣娘为妻,与众多绣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勾稿是提供给绣娘的“施工图”。在勾稿前,赵崇章必须审看绣稿的造型和色彩,详尽分析、整体把握,用笔既不能重,也不能轻。重了,会影响丝线颜色的表现。轻了,就不方便绣娘识别“施工图”了。赵崇章说:“现在,机器也可以打印绣稿,但是很难分得清色块的轻重。所以,绣娘创作中高端的作品,还是要请勾稿师勾稿。”

  多数情况下,刺绣与装裱相伴而生,有刺绣就有绣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海云的先生陆剑平不只会裱画,还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木雕师。多年前,看到周海云的事业越来越好,陆剑平不再对外承接木雕业务,默默地为周海云做着“贤内助”。很多绣娘也纷纷寻找优秀的苏作制框师一起合作。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卢梅红的绣庄,一件高约2.15米,长约3米的《红楼梦十二金钗》屏风,绣框花纹雕饰精细古雅,与刺绣画面相得益彰。绣框师傅郁云法说,单单他为卢梅红创意制作的这一架绣框,价值就近四万元。

  很少听到直接拿起绣针参与刺绣的男士,其实大有其人,但大多“低调”从业,被扬名在外的绣娘夫人金屋藏“龙”。也有少数绣郎走向了前台,如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德龙、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薛金娣的儿子张雪。这些刺绣“素人”在淬炼中成为专业的绣郎。而且在绣郎们的策划下,苏绣营销越来越多元化:在国内巡回专题办展、把绣庄改造成文化公司、开通直播平台云上营销,男士们的创意博得绣娘们啧啧称赞。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沈德龙,将绘画规律与传统苏绣技艺进行充分结合,以油画的配色法,运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逐层渗透。从业三十多年,沈德龙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他说:“男士和女士在空间结构、色彩理解上有所不同,女士更多秀气温婉,男士更多阳刚之美。”正是因为这份“阳刚”的胆气,沈德龙在商业上也大展宏图,公司化的生产管理、营销成为不少绣庄学习的榜样。如今,他的古吴绣皇公司拥有300多位绣娘,在全国开有30多家直营店。同时,沈德龙更为凸显自身的理性营销,他将产品分为右龙、左龙、沈氏、绣皇、女红、绣缘6个等级,便于消费者选择。他还联合相关部门,根据线绒、针距、疏密等因素,制定出刺绣行业标准。“刺绣艺人其技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天赋,一是学养,具体指专业知识、综合文化知识的积累,这有助于提高眼界胸怀和格局,这其实是最重要的。”沈德龙的言谈中不乏对行业的深思。

  如何推动现代刺绣创造自己的新高度?是多位绣郎的主攻方向。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姚琴华的儿子陈子渊的专业是紫砂壶设计,但是他和爱人岳琰携手在苏绣框架方面作了很多创新。去年,他们将小件双面绣作为切入口,以苏式建筑为设计灵感,共同设计制作的《太湖——梦入姑苏》《水八仙》收获了业界赞誉。近日,他们夫妇共同设计的系列双面绣作品《清供系列》荣获2021年中国苏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苏艺杯”金奖。在这一作品的框架创意上,陈子渊、岳琰进行三维设计,作品上半部分是双面绣,下半部分采用层叠的木雕作为底座。一种底座勾勒出急浪激流的动态美,寓意福寿延绵;另一种底座勾勒出太湖石的玲珑巧意,透露着灵秀飘逸的文人风骨。陈子渊坦言:“在今天,当中国成为全世界申请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国家,当中国人的火星车祝融号登陆火星,当优秀国产电影屡屡刷新票房纪录,显然这就是国潮在今天之于中国人的意义——不囿于传统,不缺少创新,更不缺乏思想,我们只有传承这种精神,苏绣才能创造新的高度。”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企业服务
新零售创业帮扶
刺绣产品和服务
企业定制服务
高校服务
校园文创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掌上海牛

扫一扫进入

海牛服务号

更贴身服务

©2016-2024    海牛智造-服装服饰定制及超柔性供应链服务品牌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05698号-7

公号沟通

  • 进公众号即时沟通

微信沟通

  • 商务(李经理)
  • 商务(杨经理)
  • 商务(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