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 物绣得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 蜀绣作品因为工期、工艺等因素,很难批量生产,这也是蜀绣珍贵之处。据了解,由高级别老师绣出的作品,再配以底座,每幅的价格根据木质不同、丝线等成本不同,从两三千元至五六千元不等。
当然,网上仅花三五百元也能买到外形类似的工艺品。送仙桥古玩市场的郝淑萍蜀绣工作室看到,上百件各式的蜀绣摆件中,熊猫图案的就有数十件。郝淑萍向记者介绍了最有可能绣这件“国礼”的绣娘陈老师,但陈老师看过图片后却摇了摇头:“上个月被买走的作品中,两件是方形摆件、一件是鹅蛋形的,而这件作品似乎是圆形。”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
最初,蜀绣主要流行于民间,分布在成都平原,世代相传,至清朝中叶以后,逐渐形成行业,尤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为著名。当时各县官府所办的"劝工局"也设刺绣科,可见其制作范围之广。当时的生产品种主要是官服、礼品、日用花衣、边花、嫁奁、彩帐和条屏等。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复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当今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就是蜀绣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