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富贵刺绣,关于刺绣的介绍英文,刺绣日常记录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其自称“更”(gem)或“金 (jemD ),geml和jeml的意思是两山之间的谷地或者溪河两岸较为平坦的小盆地。据说在古代,侗族分为三个部落:老侗、脚侗和旦侗。老侗(gaemlad)主要分布在黎平、从江和三江脚侗(goemjad)主要分布在程阳通道林溪、八江、斗江和独峒,旦侗(goem dar)主要分布在六侗、黎平及龙胜的龙平等各村。
侗乡节日众多,每个侗寨都有特有的节庆,因而有“百节之乡”的美誉。节日期间,侗族大歌、琵琶歌、牛腿琴歌、和歌响彻侗寨上空,侗戏、多耶芦笙舞众彩纷呈。无论客人到来还是离去,他们都要到寨内口迎楼、逛行。唱. 上-场拦路歌,以表达他们迎客的喜悦和分别的忧伤。服饰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特定的符号,作为一个民族最易判明的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它与许多社会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具有多维的属性和诸多社会功能回。
逢年过节,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歌舞和活动娱身悦己,身穿精心织绣而成的裙装,头戴熠熠生辉的银饰,风姿卓越。除了歌舞,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部落属性。女性的服饰结构比较复杂,男性服饰简化甲,自清“改土归流后侗族一些支系已融入刘满、汉部分特征,再加_上男性活动范围大,服饰与汉族服饰渐趋雷同。南部一些方言较重的地区仍保留着传统服饰面貌,展示了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变迁,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生态美学价值。
侗族服装由侗布制成(也称“亮布”)。亮布是在侗族地区极为流行的一种青紫色衣料“是侗族印染纺织物中的.上乘之品,由于其色泽、质地、工艺一点也不亚于刺绣和织锦,所以备受侗族人民的珍爱回,侗族亮布应用比较广泛,除了制作服装外在床上用品、生产工具、祭祀活动、婚嫁、好友礼物互赠.上都有应用。侗布是用侗族地区的兰草、桐树皮等植物制成的燃料.上色,再反复捶打、漂洗晾晒、涂抹蛋清等制成,易褶皱、易掉色,因此侗族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妇女们总会用没有染色的布条包裹着容易碰到的部位,边制作边转移,制成后一般不会水洗,直到穿旧。织布需要掌握熟练的纺织技巧,同时还要求心、眼、手、脚脑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织出好的侗布。
侗族服装制作一般都是用传下来的纸样操作,根据实际穿着者的身高、体型进行修改。男子服饰分上装、裤子,有必要的话会有马甲,装饰相对较少,版型结构要求不高。女子服饰则有肚兜、上衣、裤子、裙子、围裙,据装饰图案和表达效果的要求不同,有服装制成进行装饰的部分,也有直接在面料上完成装饰设计再进行服装制作的部分。这些装饰多是在领口、袖口、下摆、脚口等处做局部装饰。除了侗族亮布本身的特别,侗装中的百褶裙和刺绣装饰尤为突出:
裙子为女性专属,形式多样,装饰手法丰富,烘托凸显女性的柔媚。侗族百褶裙是侗族服饰中吸睛之处之一,侗族人尊萨为神,伞是萨的随身宝物,故形似伞的百褶裙在侗族服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女子陪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侗族百褶裙的下围多采用窄边的刺绣进行装饰,现代也有采用采购的窄花边进行装饰。百褶裙制作需要借助胶管完成。将事先制作好的侗布用指甲在胶管上折出0.6-0.8cm的细褶,用绳子紧紧捆扎放入水中浸泡5-6天,之后取出晾干,反复如此三次之后就能得到裙子片块雏形,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缝制、刺绣装饰。
侗族百褶裙在膝盖以上6-10em左右,既不会显得腿太短,裙摆的动荡也能拉长实现,弥补小腿粗壮的即视感,也符合裙子与膝盖之间长度的审美法则。现代侗族服装装饰用的花边、流苏等已实现了机器制作,而很多诸如的盘扣、铃铛、亮片等的装饰只能以手工的方式实现,就演变成了半手工半机器化生产的模式。因为民俗文化情结和生产状况,在湖南通道、黔东南苗侗自治州、肇兴等地仍有纯手工作坊存在。
生活环境的特殊造就了侗族人不同的自然领悟和审美趣味,心灵手巧的侗族妇女将大自然的花、鸟、草中素材通过刺绣的手法表达出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侗族服饰上,侗族服装的衣襟.衣袖、衣边,围裙、头帕,帽子、鞋子、背带以及挎包等无不有精美的刺绣做装饰,采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者对称等装饰艺术,独具韵味。主要种类有平绣、缠绣辫绣、贴布绣等。
平绣是不但是侗族,也是苗族和其它民族刺绣中应最普遍的针法,一般只要在绸缎或绣布上绣上自己喜爱的图案,不需要描绘或数纱等繁杂的工序。平绣具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形式活泼的视觉效果。
缠绣是侗族与苗、水、等几个少合的具体体现,主要在侗族地区居多。缠绣是把线在轴线上缠绕,然后按想象或描绘好的图案进行刺绣,具有强烈的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效果。
辫绣是先取几根丝线编成辫子,把剪好的图案贴在绣布.上,将编好的丝辫子按图案由外而内平整铺就,另取一-丝 线将它钉牢成图。辫绣表面针向规则,图案朴实。
贴布绣是将选好的各种颜色的原材料剪成需要的图案贴在布上,再从图案周围用丝线钉在绣布上。贴布绣具有醒目、粗矿的效果,使主题更为鲜明,是黔东南少数民族都喜欢的刺绣手法。
侗族服饰及其工艺是侗族民族审美艺术和精湛技艺的重要表现,是侗族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载体,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种族印记。弘扬发展侗族服饰文化,要创新,打破单一的应用方式,结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拓展应用,迎合当代人审美需求,将民族服饰文化合理的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让侗族服饰文化元素继续流传下来。